<
新辣文小说网 > > 盗墓:我,陈玉楼,一心修仙 > 盗墓:我,陈玉楼,一心修仙 第1097节
    是以那些人虽然诧异于有人闹事,最后还能相安无事,但崔道长都这么说了,一行人都是点头答应下来,随后一一散去。

    收好摊子。

    崔老道带着一行人。

    一路绕过正殿前宫,直到抵达后院庙祝所居的一间小屋,烧上茶水,请了众人入坐,简单闲聊了一番,他才恍然反应过来。

    难怪这几人皆是出尘绝世。

    原来是如今江湖上名声赫赫的搬山、卸岭两派魁首。

    最关键的是,一行人里他还看见了道熟悉身影,也就是半年前找他算命的白半拉,当时还是自己为他点明的路。

    没想到,真人到了跟前,自己反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了。

    “崔道长,还有一人,不知你可还有印象?”

    等双方寒暄过后。

    陈玉楼也顺势放下茶盏,看了红姑娘一眼,淡淡笑道。

    第一次从旁人口中得知崔老道就是她。

    “这位是?”

    崔老道目光落在红姑娘身上,但无论他怎么回忆,也不曾见到半点熟悉的痕迹。

    “二十年前,月亮台戏班子过津门,为荣记商行搭台唱戏,大雪天。”

    见他眉头微皱。

    红姑娘也不迟疑,主动开口道。

    简短几句话,崔老道眸子顿时一缩,思绪一下被拉到二十多年前,那时他行走往来于齐鲁、津门以及关外三地。

    要是单说时间,他肯定没太多印象。

    但要是同时加上月亮门戏班,以及荣记商行几个字。

    一段模糊的记忆顿时在他脑海深处浮现。

    他认真看着红姑娘,终于,一个俏生生的小姑娘,与眼前英姿飒爽的姑娘,一点点重合起来,最终合二为一。

    “你是……戏台班主的女儿?”

    “……是我。”

    见他缓缓开口出声,红姑娘内心也是千头万绪,哽咽着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时隔二十多年,竟然在津门此地再见故人。

    那种感觉实在杀人。

    当年她还是个几岁的小姑娘,转眼间,都已经在江湖上纵横多年。

    “你爹娘可还好?”

    崔老道叹了口气,他平生听曲看戏无数,不过能和月亮门打擂台的却是一只手数得过来,如今时过境迁,也算故人相逢,忍不住问了一句。

    闻言。

    红姑娘眼睛瞬间泛红。

    见状崔老道哪会不懂自己说错了话,还是陈玉楼打了个圆场,“之后发生了些事故,红姑爹娘都已经故去。”

    “原来如此。”

    崔老道叹了口气。

    也不好继续在此事上追问。

    只是人生际遇,实在是奇妙难言,就好似有一道道无形的线,在各自之间穿过,最终连接到了一起。

    他和陈玉楼、鹧鸪哨从未见过,但此行却有三人与他有过关联。

    “花灵,带红姑出去走走。”

    “正好上柱香拜拜妈祖娘娘。”

    见红姑娘因为此事,牵起心中回忆,陈玉楼示意了下花灵,让她们两个姑娘去外面散散心,娘娘庙占地数十亩,加之一路所见,又热闹繁华。

    “好,陈大哥。”

    花灵最是善解人意,哪里会拒绝。

    当即挽着红姑娘的手,两人一前一后跨过门槛,朝外走了出去。

    等两人离开,气氛渐渐归于缓和。

    崔老道年纪大了过后,已经再鲜少走动于江湖,只是蜗居在娘娘庙中,平日里最多往来于津门地界,而他们却是走南闯北,一刻不曾停歇。

    尤其杨方,心里头其实是憋着一股子气在的。

    只不过碍于人多,方才一直找不到机会。

    如今,他终于忍不住。

    崔老道又何尝不是如此,将自己当年落水之后的事说了一遍。

    黄河决堤,坠水的他都以为必死无疑。

    谁承想天命有定,他非但没死,反而被水冲至下游几百里外,被一牧羊人所救,等到伤势养好,再回洛阳城时,杨方和赵二保早已经不知下落。

    他又在江湖上四处打探。

    却仍旧是一无所获。

    无奈下,心灰意冷的他只能一路北上,返回津门,想着慢慢打听,只是这一来二去,就是七八年。

    听过他所言,杨方这才明白。

    堵在胸口的那股气顿时一下散去,他不是怨恨别的,只是怕自己识人不明,让孟奔、冯殿臣以及澹台明月枉死。

    如今一切说通,他心里的绳结也被解开。

    “崔道长,陈某此行北上,还有一件事,不知可否为我解答?”

    等两人重归于好,心结也都散开。

    陈玉楼则是抓住机会,朝着崔老道抱了抱拳,一脸认真的道。

    崔老道拍着胸口,“陈掌柜尽管直言,只要老道知道,一定知无不言。”

    “陈某听闻,当年道长曾在龙虎山五雷殿看过两行半天书,不知能否一观?”

    第488章 神通道法、人前显圣

    这话一起。

    原本打算起身提壶为众人续水的崔老道,身形一下顿住,浑浊的眼底深处闪过一丝意外,并未立刻回复,而是沉吟起来。

    一时间,气氛也有些微妙。

    他原名崔道成,自小随师傅白鹤真人做了个火居道人。

    只是,他这人天生就不是那种沉得住气的性子。

    加上不不甘心吃苦受穷,想要富足生活。

    又觉得江湖之大,他得闯荡出点名堂出来。

    而不是游走在乡野间,替人批写殃榜,做做法事。

    白鹤真人何等境界,眼力如刀,哪能看不出这小徒弟的心思,但他为崔道成算过命,他这辈子注定命浅福薄。

    替人做法,批写殃榜,其实也是为自己积攒阴德,消灾去难。

    崔道成年轻气盛,看不透这些,只以为师傅看不上自己。

    一直到白鹤真人临死之际。

    他终于按捺不住,又再次问起了这件事。

    无奈下,白鹤真人替他指了一条路。

    让他南下前往龙虎山,在后山五雷殿中供奉有一本鬼门天书,不过……白鹤却不是让他去观天书,而是放走那头看守天书的三足金蟾。

    原来,当年张道陵在龙虎山传道时,总有一只小金蟾跟在他身后听经,时间一长,金蟾竟然也得了道行,但张天师知道,金蟾一旦入世,必然会引发大祸,于是指派它去看守天书。

    千百年过去。

    金蟾修为愈发惊人,一身功德近乎圆满。

    白鹤真人算是的一线天机,也正好就落在它身上。

    只要崔道成得了金蟾,自然能够逆天改命。

    但他上了龙虎山,偷偷摸进五雷殿后。

    却是将师傅临终遗言忘得一干二净,拿到金蟾后,站在那一页天书面前根本挪不动步。

    而他潜入五雷殿,已经惊动巡山道人。

    听着外面越来越近的脚步声,惊慌之下,崔道成根本来不及细看,匆忙中只记下了两行半的天书,然后便抱着金蟾从后山逃走。

    天书何等恐怖?

    虽然只看了两行半,却足以让崔道成得了道行。

    至于那头金蟾,与他还颇有渊源,下山后遁入尘世,化而为人,就是如今天津卫四神之一的财神窦占龙,号称无宝不识。

    只是……

    得了道的他,这半生就如师傅所言,命浅福薄,惟一一线机会,也被偷窥天书所坏。

    终其一生也难以富贵,一贫如洗,甚至连真本事都不敢动用,只能蜗居在此,摆摊替人算卦为生。

    但偷看天书,乃是绝密,毕竟作为天下道门祖庭,若是传出去,龙虎山绝不会善罢甘休,崔道成从未向人提及过半点。

    如今,却被初次见面的陈玉楼一口道破。

    由不得他不胡思乱想。